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
健康一体机指出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因素可以大致分为自然属性(性别、年龄、民族)、社会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居住地、居住方式、教育、职业、生活来源、医疗保险)、生活方式(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参加各种活动)、患病状况(慢性疾病患病率、患病种类、住院情况)、心理因素(有无抑郁、难过情绪)五大类,大致符合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
在自然属性方面,
健康一体机普遍认为老年女性比老年男性对健康自我评价更差,认为自己健康状况不好的大多数是女性,女性比男性报告的疾病症状更多。女性老人更可能遭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缺损而陷入较差的健康状态。少数民族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总体上比汉族强。由于衰老,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随着年龄增长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健康一体机指出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随年龄快速下降相反,高龄老人倾向于对其健康和生活进行积极的评价。由此可见,年龄对老年人主观健康自评和客观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有差异,这种差异的方向与作用机制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验证。
城市和农村老年人由于经济地位、居住环境等的不同,健康状况也有一定差别。
健康一体机研究发现中国农村高龄老人比城镇高龄老人有更好的ADL功能状态。自评健康在城乡无显著差异。
大量研究证明社会经济地位和健康状况存在很强的正向关系,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往往决定了其生活和健康状况。
健康一体机认为收入愈高,生活满意度增加,老年人自感健康愈好,但这种关系的确切作用机制还没有定论。
一般
健康一体机认为教育能更有效地促进健康。但也有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不同的老年人之间生活自理能力差异较为复杂。1992年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比没有受教育的老年人差。这种现象在2002年的中低龄老年人中有了转变;同时,受过教育1~6年的高龄老人比没有受过教育和受过7年及以上教育的高龄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要略好些。
健康一体机指出与家人同住的居住方式比养老院更有利于高龄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可见家庭支持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正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