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一体机介绍中医是如何认识高血压的?
中医学并无“血压”这一概念,故在传统的中医文献中也没有“高血压病”这个病名。但没有这个病名,并不等于说中医学对高血压病丝毫没有认识。事实上,与高血压病有关的各种临床症状及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学文献中均早有记载。
高血压病属祖国医学中的“头痛”“眩晕”“中风”等范畴。早在《内经》中就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的记载,认为本病的眩晕与肝肾有关。《丹溪心法-头眩六十七》提出“无痰不眩”“无火不晕”,认为“痰”与“火”是引起眩晕的另一种原因。以上这些论述与高血压病均有一定关系。
健康一体机认为高血压病常与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内伤虚损等因素有关。
(1)情志失调:长期精神紧张或恼怒忧思,可使肝气内郁,郁久化火,耗损肝阴,阴不敛阳,使肝阳偏亢,肝阳上扰于头目。肝、肾两脏在中医中的关系甚为密切,故肝火也能灼伤肝肾之阴,形成肝肾两虚,肝阳偏亢。
(2)饮食失节:过食肥甘厚味,或饮酒过度,以致湿浊内生,湿浊久蕴可以化热化火,火灼津液成痰,痰浊阻塞脉络,上扰清窍,因而头痛、头晕,发生此病。
(3)内伤虚损:劳伤过度或年老肾亏,肾阴不足,肝失所养,阴不敛阳,肝阳偏亢,内风易动。
健康一体机介绍在以上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人体的阴阳失调,特别是肝、肾两脏的阴阳失调。由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形成下虚上实的现象,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症;而肾阴亏损,不能上济心阴,故见心悸、健忘、不寐等;若病久不愈,则可导致肾阳虚衰,此时常兼有畏寒、肢冷、乏力、阳痿、夜尿等症候;阳盛可以化火、化风,可见面红目赤、烦躁多怒;肝风人络,则见四肢麻木;若肝阳暴亢,使阳亢风动,血随气逆,挟痰经火,横窜经络,扰动心神,蒙蔽清窍,从而发生中风昏厥等严重后果。由此可见,高血压病之本为阴阳失调,病之标乃内生风、痰及瘀血。高血压的中药治疗须按中医辨证分型后方可进行。